产品参数
human(人) LPAR6 (基因ID:10161) qPCR引物对 (全名: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6;别名:LAH3,P2Y5,ARWH1,HYPT8,LPA-6,P2RY5)
human(人) LPAR5 (基因ID:57121) qPCR引物对 (全名: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5;别名:LPA5,GPR92,GPR93,KPG_010)
human(人) LPAR4 (基因ID:2846) qPCR引物对 (全名: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4;别名:LPA4,P2Y9,GPR23,P2RY9,P2Y5-LIKE)
human(人) LPAR3 (基因ID:23566) qPCR引物对 (全名: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3;别名:EDG7,GPCR,LPA3,Edg-7,LP-A3,HOFNH30,RP4-678I3)
human(人) LPAR2 (基因ID:9170) qPCR引物对 (全名: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2;别名:EDG4,LPA2,EDG-4,LPA-2)
human(人) LPAR1 (基因ID:1902) qPCR引物对 (全名: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1;别名:EDG2,LPA1,VZG1,edg-2,vzg-1,Gpcr26,Mrec1.3,rec.1.3)
“溶血磷脂酸受体”(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s, LPARs)基因群主要包括多个不同的受体类型,这些受体在人体中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以下是关于溶血磷脂酸受体基因群的详细概述:
1. 受体类型
溶血磷脂酸受体基因群主要包括多个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其中已确定的有LPAR1-6(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1-6)等。例如:
LPAR1(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1):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中表达较高。与溶酶体产生的溶酶体酸类脱氧神经元激活前体(LPA)结合,并介导细胞信号转导。
LPAR2(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2):也称为EDG4或LPA2,位于人类染色体19p13.11上,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I的成员,以及EDG蛋白家族的一部分。它通过与Gi和Gq蛋白结合,促进Ca2+动员,是细胞中对LPA的关键细胞反应之一。
2. 分布与功能
分布:溶血磷脂酸受体在人体多种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等。
功能:这些受体通过识别并结合溶血磷脂酸(LP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迁移、粘附、血管生成、神经发生等。同时,它们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
3. 结构与特点
结构:溶血磷脂酸受体具有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包括N端的胞外结构域、七个跨膜结构域以及C端的胞内结构域。胞外结构域含有与LPA结合的位置,而胞内结构域则与G蛋白偶联,激活不同的信号分子。
特点:溶血磷脂酸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精确地识别并结合LPA分子。同时,它们也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即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存在差异。
4. 生理与病理作用
生理作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溶血磷脂酸受体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态,如调节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等。
病理作用:在病理状态下,溶血磷脂酸受体的异常表达或功能失调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例如,在癌症中,LPAR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息息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LPARs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增殖等病理变化。
5. 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随着对溶血磷脂酸受体基因群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针对这些受体的潜在药物靶点。例如,针对LPAR1的抑制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并用于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中的疗效。此外,针对其他LPARs的药物研发也在进行中,以期发现更多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
6. 数字与信息
LPAR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9q31.3上,包含3509个碱基对,编码为一种含有3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LPAR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9p13.11上,有9个转录本(splice variant),与270个同源基因和18个类似基因相关。
综上所述,“溶血磷脂酸受体”基因群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受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