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human(人) BMP1 (基因ID:649)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别名:PCP,TLD,OI13,PCP2,PCOLC)(tnt2931a)
human(人) BMP15 (基因ID:9210)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别名:ODG2,POF4,GDF9B)
human(人) BMP10 (基因ID:27302)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别名:)
human(人) BMP8B (基因ID:656)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8b;别名:OP2,BMP8)
human(人) BMP8A (基因ID:353500)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8a;别名:Op2,OP-2)
human(人) BMP7 (基因ID:655)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别名:OP-1)(tnt5242b)
human(人) BMP6 (基因ID:654)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6;别名:IO,VGR,VGR1)(tnt6962a)
human(人) BMP5 (基因ID:653)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5;别名:)
human(人) BMP4 (基因ID:652)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别名:ZYME,BMP2B,OFC11,BMP2B1,MCOPS6)(tnt3858c)
human(人) BMP3 (基因ID:651)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3;别名:BMP-3A)(tnt10089a)
human(人) BMP2 (基因ID:650) qPCR引物对 (全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别名:BDA2,BMP2A,SSFSC,SSFSC1)(tnt5565b)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基因群是一组具有类似结构的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它们在生物体的骨骼形成、发育和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下是对BMPs基因群的清晰归纳:
概述:
BMPs又称骨形成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
它们能刺激DNA的合成和细胞的复制,促进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BMPs是体内诱导骨和软骨形成的主要因子,在肢体生长、软骨内骨化、骨折早期、软骨修复时表达,对骨骼的胚胎发育和再生修复起重要作用。
成员数量与分布:
截至目前,BMP家族已有43个成员。
这些成员广泛地存在于猪、牛、羊、兔、鼠及人的胚胎、血细胞、肾和脾脏等组织中,且在不同种属间有较高的同源性。
功能:
BMPs不仅参与骨骼的调节,还对脂肪、肾脏、肝脏、骨骼及神经系统发育也起到一定作用。
它们是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形态发生素,并调节成体组织内稳态的维持。
BMPs通过Smad依赖和非标准途径传递信号,调控细胞生长、凋亡和分化。
信号通路:
BMPs信号通过标准的、Smad依赖的或各种非标准的途径传递。
在经典途径中,BMPs与Ⅰ型或Ⅱ型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并形成异源四聚体复合物来启动信号转导级联。
磷酸化Smad1/5/8与co-Smad(Smad4)结合,复合物进入到细胞核,在那里它进一步与辅活化子或辅抑制子结合以调节基因表达。
研究历史:
1889年,Senn首次将脱矿骨用于修复人及犬的炎性骨缺损,开启了BMPs应用研究的先河。
1945年,Lacroix从骨质中提取到可诱导兔肌肉异位成骨的“成骨素”,并提出了骨诱导作用的假设。
1988年,Wozney等首先开展了BMP的cDNA克隆化研究,为BMPs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应用前景:
BMPs在治疗骨折、骨缺损、脊柱融合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BMPs在骨骼再生和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它们成为生物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总结:
BMPs基因群是一组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它们在骨骼发育和再生修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对BMPs的研究不断深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