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human(人) PITPNM3 (基因ID:83394) qPCR引物对 (全名:PITPNM family member 3;别名:NIR1,ACKR6,CORD5,RDGBA3)
human(人) PITPNM2 (基因ID:57605) qPCR引物对 (全名: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membrane associated 2;别名:NIR3,NIR-3,RDGB2,RDGBA2)
human(人) PITPNC1 (基因ID:26207) qPCR引物对 (全名: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cytoplasmic 1;别名:RDGBB,RDGBB1,MRDGBbeta,RDGB-BETA,M-RDGB-beta)
human(人) PITPNM1 (基因ID:9600) qPCR引物对 (全名: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membrane associated 1;别名:Rd9,NIR2,RDGB,DRES9,RDGB1,RDGBA,PITPNM,RDGBA1)
human(人) PITPNB (基因ID:23760) qPCR引物对 (全名: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beta;别名:VIB1B,PtdInsTP,PI-TP-beta)
human(人) PITPNA (基因ID:5306) qPCR引物对 (全名: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alpha;别名:PITPN,VIB1A,HEL-S-36,PI-TPalpha)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s, PITPs)基因群涉及一系列编码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的基因,这些蛋白在细胞信号转导、膜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关于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基因群的详细解析:
结构与功能:
PIT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可溶性蛋白,能结合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胆碱(PC),并将它们从一个膜区转移到另一膜区。
PITPs可分为多个亚家族,包括类型Ⅰ、类型ⅡA、类型ⅡB和类型Ⅲ等,它们在序列和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共同执行脂类单体转移的功能。
哺乳动物PITPα和β是类型Ⅰ PITPs的成员,它们结合PI和PC,并将它们从内质网(ER)转移到各种细胞膜。
基因群成员: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基因群包括多个成员,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结构上具有保守的PITP结构域,但在氨基酸序列、表达模式和功能上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拟南芥中,存在两个主要在花器官中表达的Sec14-like的PITP基因,AtSFH3和AtSFH12,它们编码的蛋白在C末端连接着Sec14p-like的脂结合结构域(LBD),在N末端是一个Nlj16-like结构域。
生物学功能:
PITPs在哺乳动物细胞分泌囊泡的形成、运输、PLC(磷脂酶C)调节的信号转导以及神经退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酵母中,PITP(如Sec14p)对酵母的存活和高尔基蛋白质的分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植物中,PITPs参与了信号的转导和发育过程。
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ITPs是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
例如,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α和β(PITPα/β)在调节Hippo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Hippo通路的失调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总结: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基因群编码了一组在细胞信号转导、膜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
这些蛋白在结构上具有保守性,但在功能、表达模式和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上可能有所不同。
对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基因群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些蛋白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与疾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