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human(人) TMPRSS15 (基因ID:5651)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5;别名:ENTK,PRSS7)
human(人) TMPRSS13 (基因ID:84000)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3;别名:MSP,MSPL,MSPS,TMPRSS11)
human(人) TMPRSS5 (基因ID:80975)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5;别名:SPINESIN)
human(人) TMPRSS4 (基因ID:56649)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4;别名:CAP2,CAPH2,MT-SP2,TMPRSS3)
human(人) TMPRSS3 (基因ID:64699)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3;别名:DFNB8,DFNB10,ECHOS1,TADG12)
human(人) TMPRSS2 (基因ID:7113)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别名:PRSS10)
human(人) HPN (基因ID:3249) qPCR引物对 (全名:hepsin;别名:TMPRSS1)
human(人) CORIN (基因ID:10699) qPCR引物对 (全名:corin, serine peptidase;别名:CRN,ATC2,Lrp4,PEE5,CMH30,TMPRSS10)
human(人) TMPRSS12 (基因ID:283471)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2;别名:CT151)
human(人) TMPRSS11F (基因ID:389208)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1F;别名:HATL4)
human(人) TMPRSS11E (基因ID:28983)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1E;别名:DESC1,TMPRSS11E2)
human(人) TMPRSS11D (基因ID:9407)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1D;别名:ASP,HAT)
human(人) TMPRSS11B (基因ID:132724)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1B;别名:HATL5)
human(人) TMPRSS11A (基因ID:339967)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11A;别名:HESP,ECRG1,HATL1)
human(人) TMPRSS9 (基因ID:360200)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9;别名:)
human(人) TMPRSS7 (基因ID:344805)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7;别名:)
human(人) TMPRSS6 (基因ID:164656) qPCR引物对 (全名: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6;别名:MT2,IRIDA)
human(人) ST14 (基因ID:6768) qPCR引物对 (全名:ST14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matriptase;别名:HAI,CAP3,MTSP1,SNC19,ARCI11,MT-SP1,PRSS14,TADG15,TMPRSS14)
关于“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ype II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s)基因群,这是一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酶家族。以下是对该基因群的一些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分类
定义: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类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丝氨酸活性位点的蛋白酶,它们通常定位于细胞膜上,通过其跨膜结构域锚定在细胞膜上,并通过其丝氨酸活性位点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分类:根据其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功能,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MMPs)、上皮钠通道γ亚基(ENaCγ)等。
二、结构与功能
结构特点:
跨膜结构域: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具有一个或多个跨膜结构域,这些结构域使其能够稳定地锚定在细胞膜上。
丝氨酸活性位点:该类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包含一个丝氨酸残基,这是其催化蛋白质水解反应的关键。
其他结构域:除了跨膜结构域和丝氨酸活性位点外,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还可能包含其他功能结构域,如底物结合域、调节域等,这些结构域共同决定了其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效率。
功能:
蛋白质水解: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催化多种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迁移与侵袭:在肿瘤等病理状态下,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其他功能:根据具体的亚类和细胞类型,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还可能具有其他多种功能,如调节离子通道活性、参与免疫应答等。
三、基因群概述
基因组成: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群包括多个编码该类蛋白酶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基因组中通常呈散在分布。
表达调控: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microRNA、表观遗传修饰等。这些调控机制共同决定了该类蛋白酶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功能状态。
疾病关联:由于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在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迁移与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或突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例如,某些MT-MMPs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而ENaCγ的异常则可能导致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四、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研究现状:目前,科学家们对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基因敲除、转基因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等手段,科学家们不断揭示该类蛋白酶在细胞生物学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应用前景:基于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已成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的重要靶点。例如,针对MT-MMPs的抑制剂已被开发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而针对ENaCγ的药物则可能用于治疗离子通道相关疾病。
总之,“II 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群是一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酶家族,在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迁移与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类蛋白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将逐渐被揭示,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